///
清莲仙子 原创
【长篇小说】三生石(24)
【第十五章】(3)
梅花洒落三更雪, 月下徘徊到楼东
词曰:
瑞雪纷飞,腊梅争春,贵妃袖飞扬。筑梅亭下、一去懒梳妆。粉墙碧瓦朱栏,难排解、泪染书香。怕听悠笛声过,上林舞霓裳。何必珍珠伴残装。君去处,子弟三千梨园,轻敲羯鼓,彩衣旋,屡试瑶池妆,圣手齐聚骊宫,气魄醉三郎,忘返留连填曲忙,无心上朝堂。
高力士暗想如果国中层层筛选,难以选到合适人选,故揣度圣意,亲自出马进行筛选。素来湖广美人甚多,首到之地便是湖广,然官吏风闻朝庭大规模的竟选充实掖庭,多把家下貌美如花的娇女谴送外地,剩下的多是平庸之辈,高力士看着甚不过意,岂敢轻选?故又向前行进,晓行夜宿之中便至福建莆田,莆田选中十位佳人,才女不过两人,最后几经权衡定性江采蘋为最佳人选。
说来江采蘋身世并不显赫,父亲江仲逊本是一位悬壶济世的郎中,却为何在有显赫家世的十位佳人之中脱颖而出呢?皆因这采蘋秀外慧中之故,不仅生得甚是明媚,且才华横溢,乃不可多得的大唐才女,只那《萧兰》、《 梨园》、《梅亭》、《丛桂》《凤笛》、《玻璃杯》、《剪刀》、《绮窗》八赋就创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势,高力士一见年已及笄的采蘋姑娘,惊为天人,暗道:“如此才貌双全的女子,别说是闽中就是国中也难寻得几个,故摒弃身世之说亲定采蘋姑娘入宫待选。
这因缘之说本是前生所定,非人力所能逆转。听闻朝庭将要大规模的在闽中竟选,百姓之家也是人心慌慌,多把家下生得齐整的姑娘谴送外地以避其难。也许诸君要问,江仲逊乃开明之士,能以《诗经·召南》里《采苹》两字为女儿命名,因何江家不知避难?只因这江家家族甚弱,亲眷多是出了五府之外,无有避难之所,此其一,其二因采蘋名声在外乃福建第一才女,料躲不过此劫。
江仲逊犹记得,开元初年太常卿卢崇道为其子聘定了崔姓女子,然未及迎娶。崔氏就被“花鸟使”采选为才人,卢崇道闻知亲送珠宝玉器贿赂花鸟使,行移花接木之术另选一崔氏女子入宫。谁知此事很快败露,不久卢崇道父子以欺君之罪杖杀菜市口。江仲逊深谙相术之说,数月以前曾携采蘋亲上龙山寺进香,方丈梵音曾口占一偈道出采蘋身后之事,甚明因缘本自宿命而起,故待字闺中以待采选。日后思来梵音之偈果然厉害,诸事皆从偈上而来,此为后话暂且不提。:
采蘋素喜淡雅服饰,不喜铅华,闺房亦布置得淡雅别致,桌上多罗列书籍笔砚,倒像是公子的书房,无有闺阁气息,这皆和仲逊教导有方。在男权统治的年代,焉有几家女儿如采蘋如此幸运,早早领会“周南”和“ 召南”。此皆仲逊开明之至,始有贤妃出世尔。
因采蘋平素最喜吹那玉笛,无事之时便至桃花园吹上一曲,这桃花园本是世号“九牧林家“的一处旧园,每至春天桃花开得甚是烂漫,采蘋闲来多至此间吹笛。这日合当有事,一早起来便至桃花园吹奏玉笛,那高力士马匹劳顿之中,忽见一片桃花林开得姹紫嫣红,甚是养眼且有悦耳的笛音透过桃林袅袅而来,著目之下却见一位二八妙龄的姑娘手持横笛立在那桃花树下吹笛,树上的蝴蝶一簇簇在花间盘旋,宛如一幅绝世的仕女图,不觉也看得呆了。
采蘋此时正陶醉于笛音之中,焉知祸事将要到了?忽听闹哄哄的声音传来:“蘋儿还不快跑,朝廷选秀女来了。”采蘋闻听之下也忙忙的拿着玉笛跑出桃林,却听后面的人道:“且把这姑娘于吾追上。”然终是鞋弓袜小,须臾官兵便追至采蘋家中,江仲逊虽然不愿采蘋入宫,无奈不敢与圣上抗衡,只能泪洒闽中眼巴巴的看着女儿选入皇宫。
///
评论